3月31日至4月2日,由省國資委牽頭組織的“央地媒體走進國資國企”系列活動在蘇鹽集團舉行,來自人民日報、新華社、中央廣播電視總臺、央廣網、央視網、國務院國資委《國資報告》以及新華日報、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、江蘇新聞廣播、揚子晚報、現代快報等十余家媒體記者深入蘇鹽集團共同探尋企業高質量發展“密碼”,全方位記錄千年淮鹽的蝶變新生。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鄭海龍出席座談會并接受專訪,集團黨委副書記王勝參加座談會。
作為省屬國有企業,蘇鹽集團始終將“改革”基因融入發展大局,承擔著保障食鹽質量安全和供應安全、保障鹽及鹽化工產業鏈供應鏈安全、服務國家能源戰略和區域能源安全、服務城鄉消費市場和要素市場的重要職責。本次采訪活動聚焦企業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,加快綠色低碳轉型升級實踐,通過實地探訪、專題訪談、現場攝錄等形式,多維度、多視角展現蘇鹽集團在傳承與創新中實現的戰略跨越。從“白色經濟”到“藍色空間”的轉型發展,從一粒微小而平凡的晶體到首創的鹽堿鈣循環工藝新實踐,從“吳鹽勝雪”文化內涵到“智慧蘇鹽”的匠心傳承,采訪團深入挖掘集團“變與不變”背后的發展邏輯,解碼傳統鹽企如何守護好老百姓的“鹽罐子”,尋找藏在“鹽”里面的新質生產力,持續擦亮千年淮鹽的金字招牌。
在專題座談會上,鄭海龍系統介紹了集團“兩保障兩服務” 的核心功能,詳細介紹了企業改革發展成果。他指出,近年來,集團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、三中全會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精神,充分發揮產銷一體、鹽堿鈣循環經濟、“鹽+儲能”產業格局三大核心優勢,通過深化國企改革、強化科技創新、推動產業轉型升級,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,在加快鹽化工傳統產業煥新的同時,積極布局新能源、新材料等戰新領域,著力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,以高質量發展新成效踐行“勇挑大梁、走在前列”的使命擔當。他希望廣大媒體朋友持續關注蘇鹽集團改革發展,共同講好蘇鹽高質量發展精彩故事。
采訪團一行先后來到蘇鹽井神公司能源控制中心、蘇鹽井神一分公司、蘇鹽供應鏈公司、國能石油天然氣公司、蘇鹽井神二分公司、淮鹽文化博物館、產業技術研究院(制鹽研究所公司)等單位,沉浸式感受集團在保障民生、產業升級、科技創新等方面的突出成就,深入探尋傳統國企通過科技創新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成功“密碼”。在智能生產車間,記者們實地觀摩集團首創的鹽堿鈣循環工藝;在鹽穴儲氣庫現場,詳細了解“鹽+儲能”的創新應用;在發運碼頭,觀摩現代物流體系建設帶來的效率提升;在文化展示館,千年淮鹽的歷史脈絡與現代傳承引發強烈共鳴。通過與生產負責人、技術骨干、一線職工的深入交流,采訪團全方位記錄了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生動實踐。